后備母豬群的培育是為了獲得健康體況的繁殖群體,飼養管理上應著重骨骼和生殖器官的發育,保證其優良繁殖性能的充分發揮,延長繁殖壽命。后備母豬是一個種豬場的未來和希望,母豬一生的繁殖效率(經濟效益)起于后備階段,若要青年母豬肩負起它的種用“使命”,就要加強其飼養管理及營養供給。
后備母豬的營養
由于生長和繁殖期的營養需要量不同,后備母豬日糧比商品育肥豬的日糧含有更高水平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種豬比育肥豬飼養時間長,高水平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保證它們體組織營養物的儲備,從而能改善以后的繁殖性能。肢蹄問題是造成母豬淘汰的主要原因,它要求母豬能攝取足夠的鈣磷。因此,后備母豬更需要一些特定的營養成分,特別是氨基酸、鈣、磷、生物素、葉酸、生育酚等。我們經常遇見的“二產癥”現象(第一胎斷奶后不發情或斷奶后發情延遲或反復返情配不上、第二胎產仔數少及第二胎泌乳性能差等)、常常在第三胎后出現腿病、蹄裂等現象,很可能與后備階段缺乏特定的營養成分有關。從60kg體重開始,后備母豬日糧的鈣磷水平比育肥豬至少要高0.1%。后備母豬60kg前可自由采食,60kg后飼喂后備母豬專用料,根據膘情日飼喂2.5kg左右,不可當肥豬養,嚴禁用育肥料飼喂后備母豬。日糧營養水平一般為:粗蛋白14%~15%,消化能3030~3100千卡/公斤。
后備母豬的管理
(1)對于后備母豬主要是保證其有優良的繁殖能力,飼養管理上應著重骨骼和生殖器官的發育,保證其優良繁殖性能的充分發揮,延長繁殖壽命。一般應實行群飼,3-5頭每欄,這樣可以使母豬互相刺激發情,同時有充分的活動空間以保證肢體的正常發育。隔離的小欄:試情公豬和待配種母豬的充分接觸,臉對臉,鼻對鼻
(2)利用公豬誘情,后備母豬160日齡以后應有計劃地讓其與性欲旺盛的試情公豬接觸來誘導發情,每天接觸2次,每次10-15分鐘。用不同公豬刺激比用同一頭公豬效果好。
(3)加強光照,后備母豬的光照要求每日16小時(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并且光照強度要求100lux(強度以晚上按正確的姿勢可以看清報紙為準)。充分的光照:4~5個母豬/燈管;16小時/天
(4) 后備母豬達到配種條件的標準為,最好于第3個發情期配種,不要早于第2個發情期,不要遲于第4個或第5個發情期;背膘最好于18~22mm配種,不要小于12㎜,不要大于22㎜;體重最好于135~145kg配種,不要小于120kg,不要大于150kg;日齡最好于220~240日齡,不要早于210日齡,不要大于250日齡。
(5)完善催情補飼工作,在配種目標的前14天,進行短期優飼,使用高能高蛋白哺乳母豬料日飼喂3~3.5kg,有利于刺激雌激素、促卵泡激素的分泌,為發情排卵創造了條件。配種后改為妊娠母豬料減到2.2kg/天。
(6)細致觀察母豬發情,每日上下午檢查兩次發情,適時配種,不漏配。配種的有效時間是發情開始后12-36小時之間,第一次配種應在靜立發情被檢出之后 12-16小時完成,過12小時后再進行第二次配種。一般采取早上壓母豬背有靜立反應時,于當天下午配種一次,次日早上再配一次;下午壓母豬背有靜立反應時,于次日早上配種一次,次日下午再配一次。母豬配種后如果兩個情期觀察未見發情表現,則可初步判定母豬受胎。
(7) 建立完善的發情檔案,后備母豬在160日齡以后,需要每天到欄內用壓背法結合外陰檢查法來檢查其發情情況。對發情母豬要建立發情記錄,為配種做準備。對不發情的后備母豬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8)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平時抓好消毒,搞好衛生,尤其是后備母豬發情期的衛生,減少子宮內膜炎的發生;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配種前做好各種疫苗(豬瘟、偽狂犬、口蹄疫、藍耳病、細小病毒等)。后備母豬飼養管理的好壞,決定其一生最大的生產潛能,直接影響我們對其投資能否得到最高的回報。來源:中國養豬網